新一轮消费券来了!线下小店该怎么准备才能真正“不被辜负”?

广告 文章开头推广

最近,一波新的消费券优惠活动正在全国铺开。不少城市通过支付宝、微信、政务App、美团这些渠道发券,底层逻辑是鼓励居民进店消费。对许多实体店主来说,看到“200元抵600元”这种力度,既激动又忐忑:究竟该怎么抓住机会,不光是做宣传,还要真正让客流变成买单?


首先,务必把“参与入口”都在手上。城市消费券往往通过政府APP集中派发,但支付平台也有入口。像支付宝、微信,通常会在“卡包-消费券”页面弹出报名提醒;美团之类生活服务平台,也会给商户推送活动消息。建议你每天早上都确认一下入口,把报名截屏保存。切忌只盯着一个平台,漏了其他入口你可能就错过一波客流。



领取入口搞定了,接下来得考虑店内的宣传方法。你可以在收银台、大门和外卖取餐区贴上绿色小卡片,“本店参与××消费券—扫码再省多少”。音响或门口提示语也很管用,比如“本店消费券立减50元”,省钱直接说出来,比起隐藏信息要有效得多。毕竟顾客不一定刷App,他们看到了才敢扫码。


真正决定成效的是后台数据。别满足于券被领光就完事。你要看看“用了多少张券?用了券的顾客下次还会来吗?消费金额跟平时有没有差别?”如果你发现某平台券后的消费比平时高15%,那就说明投对了渠道;如果复购率低,那说明这种客群可能只是来“薅羊毛”。这些信息决定你下次还要不要继续投放、用多少预算。


我的建议是:不要一上来就铺天盖地,而是用一两天试探性的投放,先做2-3天的小规模实验。比如试两天微信发券,再观察使用率和消费情况。如果好,就继续投放。如果不行,就转投其他平台或者调整策略。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当作一次用户实验,及时复盘。


另外,不要把消费券当成终点,而是一个流量入口。比如可以设置“消费券+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送小礼”这样的流程。或者消费券客户第二次再来时,送个小折扣、随机红包,甚至升级成会员,这样才能把一次性流量变成长期客源。否则拿了券来了却没建立联系,等于什么都没做到。


一句话:消费券本质是一种“渠道补贴”,想让它为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就得细细设计:入口多一点;内部宣传到位;后台数据要分析;试点优于盲目,大胆测试再加码;重点是把临时客变成再来客。把这些落在实处,消费券真正就是给你的小店“输血”,不是给别人做生意。

THE END
广告 文章结尾推广

分享这篇文章

相关关键词
微信扫码分享
生成二维码中...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将文章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