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经营中,不少个体工商户因为忙于生意,忽略了营业执照的年检(年报)义务。其实,不按时年检不仅会被列入异常名录,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吊销执照,影响后续贷款、经营和信用。
本篇文章就来讲清楚个体户营业执照年检的相关规定、时间节点和补救办法,帮助商家规避风险。
一、营业执照年检≠实地检查
很多人一听“年检”就以为是有人上门检查,其实现在的“年检”早就改为“年报”了。所谓“年报”,是指每年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提交一份年度经营情况报告。、
二、年检截止时间是每年6月30日
国家规定:所有在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在次年1月1日~6月30日之间完成年报。
举例:
如果你2024年3月开店,那么你需要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年报。
三、年报不报的后果很严重
如果你未按时提交年报,执照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带来以下后果:
- 无法参与政府采购或补贴项目
- 影响信用贷款、融资审核
- 税务系统可能同步标记异常
- 情节严重将被吊销执照
四、如何补报?是否能撤销异常?
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站式平台),进入“企业信息填报”栏目,选择“补报”操作即可。
如果已被列入异常名录,在补报成功后,可以提交“移出异常名录申请”,一般7天内会审核通过。
五、小商户年检实用建议
- 设置手机日历提醒,每年5月开始关注年报事宜
- 可以交由代账机构或营业执照代办方统一处理
- 年报时保持经营信息真实,不造假,不留空
营业执照不是一劳永逸的手续,而是一张“长期有效但需要维护”的经营许可证。规范完成年检,是每位商户的法律义务,也是在激烈市场中持续稳健经营的基本保障。